新闻资讯
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-附件7 各种制度、程序、方案
添加时间:2016/5/26 13:55:18   浏览次数:
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

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,为员工建造适宜的工作和劳动环境、保障群众健康、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,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,特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。
   
1、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,遵循“全面规化,综合利用、化害为利”的方针,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,重视环保工作;
   
2、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,掌握公司污染情况,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,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,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;
   
3、企业改造和生产,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,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产;

4.躁声的管理:采用低躁声设备,设置在建筑物内,合理布局车间厂房隔声。


《环保法》规定企事业单位职责和义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

1、举报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;

2、执行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;

3、接受环保部门现场检查;

4、不在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公司;

5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;

6、保护农业环境;

7、制定计划,采取措施,防治环境污染;

8、执行建设公司环保管理规定,不擅自拆除、闲置防治污染设施;
9
、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所排污染物;

10、完成限期治理任务;

11、不引进不符合环保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;

12、报告污染事故的发生,通知可能受害的单位和居民,接受调查处理,防范重大污染事故;


应急培训和演习

单位员工环境应急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:

1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与内容;

2、工厂环境危险源的位置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,鉴别异常情况的危险辩识;

3、本单位污染物的种类,数量,各类污染物的危害性;

4、防止污染物扩散,处理、处置各类污染事故的基本方法;

5、周围环境敏感点的位置、数量与类型,本单位污染事故对其影响;

6、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;

7、基本控险、排险、堵漏、输转的基本方法;

8、主要消防器材、防护设备等的位置及使用方法;

9、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;

10、如何正确报警,内外部电话清单;

11、逃生避难及撤离路线;

12、配合应急人员的基本要求及责任;

13、自救与互救、消毒的基本知识;

14、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要求,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故。

新闻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