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-应急培训和演练
添加时间:2016/5/26 13:36:03   浏览次数:

9.1 培训

(一)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响应的培训

本预案制订后实施后,所有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,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,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。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救援专业队成员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培训。

主要培训内容:

= 1 \* GB3 熟悉、掌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,明确自己的分工,业务熟练,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;

= 2 \* GB3 熟练使用各种防范装置和用具;

= 3 \* GB3 如何开展事故现场抢救、救援及事故的处理;

= 4 \* GB3 事故现场自我防范及监护的措施,人员疏散撤离方案、路径。

(二)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

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,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一并进行,主要培训内容:

= 1 \* GB3 企业环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、安全操作规程;

= 2 \* GB3 防毒的基本知识,防范措施的维护管理和应用;

= 3 \* GB3 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,处理方法;

= 4 \* GB3 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;

= 5 \* GB3 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。

(三) 外部公众应急响应的培训

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,向外部公众(周边企业、社区、人口聚居区等)广泛宣传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应急法律法规,让外部公众正确认识如何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。以发放宣传品的形式为主,每年进行一次。

9.2 演练

9.2.1演练分类及内容

9.2.1.1 演练分类

1)组织指挥演练:由指挥部的领导和各专业队负责人分别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,以组织指挥的形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的演练;

2)单项演练:由各队各自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单项科目的演练;

3)综合演练: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,开展全面演练。

9.2.1.2 演练内容

1)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置;

2)消防器材的使用;

3)通信及报警讯号联络;

4)消毒及洗消处理;

5)急救及医疗;

6)防护指导: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员工的自我防护;

7)标志设置警戒范围人员控制,厂内交通控制及管理;

8)事故区域内人员的疏散撤离及人员清查;

9)向上级报告情况;

10)事故的善后工作。

9.2.2演练范围与频次

1)组织指挥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年组织一次;

2)单项演练由每专业队组长每年组织二次;

3)综合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每年组织一次。

9.2.3预案评估和修正

1)预案评估

指挥部和各专业队经演练后进行讲评和总结,及时发现事故应急预案集中存在的问题,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。

①发现的主要问题;

②对演练准备情况的评估;

③对预案有关程序、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;

④对在训练、防护器具、抢救设置等方面的意见;

⑤对演练指挥部的意见等。 

2)预案修正

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演练评估后,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、补充、完善,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;

②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内的生产工艺、装置等有所变化,应对预案及时进行修正。

新闻分类